高中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金生 高中 2025-07-10 32 0

如何命制高中历史试题评估试题难度

命制试题的过程中,命题需要具备较高的阅读水平和独特的视角,以确保试题既能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在评估试题难度时,可以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划分。

高中历史试题主要分为部分选择材料解析。一般是343的比例就是容易的题目占三成,中等四成,难度四成。如果是月考试卷,100分为满分最好25道选择题50分,两道大题。高考类型的话是12道选择,3道大题,包括一道选修

渗透历史学素养,体现人文精神。试题注重选择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知识,以及学生进入中学习的必备知识,以此考查考生的历史学习潜力。重视渗透考查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试题突出历史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初步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方面的重要功能,体现人文性。3.关注社会生活热点,追溯历史渊源。

试卷类型 四川高考采用的是全国甲卷,也被称为全国Ⅲ卷。这种试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部分省份的高考。全国甲卷在试题难度、题型结构、考查内容等方面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全面、准确地考查考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

在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本地区使用的版本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市历史学科教学实际确定历史学科考试要求与难度,注重初高中历史衔接的考查。 试题难度、试卷长度分值比例 (一)试题难度 试卷试题的难易比:易:中:难的比例是7:2:1,整卷试题难度系数拟在0.70—0.75之间

以及“如何评价?”(含性质、特征、作用影响等)的试题则大量增加,这种命题特点不仅体现在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上,还突出表现在选择题上。

高中历史试题:春秋时期管子明法》曰“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

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君权不能由两家占有,政令不能由两家制定。以法治国不过是一切都按法度来处理而已 君权与政令都是封建君主的绝对标志,也就是中央集权。第二句突出法治。选A不用问题,首先看选项。B选项太绝对化了,“都”、“全”、“就是”等等在选择题是大忌。C,中央集权的基础不一定是法制

如材料一中的“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材料二中的“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材料三中的“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等语句。分析作用时应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联系,从对当时的积极影响作

再结合两者所处时代背景的不同韩非子处于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开始形成;黄宗羲处于明清之际,封建社会走向衰落。

分) 试题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韩非子是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体现核心思想为加强君主专制。法家思想顺应战国后期历史统一发展潮流,得到新兴地主阶级采纳,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对秦的影响。

刑罚为政教之用,两者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出自《唐律疏议》,是法律规定,并不是儒家主张。D项错误,“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出自《管子》。管子,即管仲,是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故正确答案为AB。

2018-2019年高中历史河南高二水平会考真题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1、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校歌写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千秋耻,终当雪……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中的“寇”当然就是日寇的意思所以这首校歌写于D.抗日战争时期。

高中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交流C.工业经济是中国经济的主体D.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中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3、这说明1954年宪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广泛征求意见,全民讨论近三个月”说明1954年宪法产生的民主性,故本题选择C;A材料中无从体现;B是1956年;C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