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的意思是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上风起柳絮飘飘行。出处:该句出自晚唐诗人韩偓的《残春旅舍》。原文翻译: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旅舍中春残夜雨刚刚晴,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城。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上风起柳絮飘飘行。
2、译文旅舍中春残夜雨刚刚晴,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城。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上风起柳絮飘飘行。借写诗杆情因悟禅语止,用酒冲愁阵如同出奇兵。保存好官帽不要遭污损,擦拭净朝簪等待唐复兴。注释残春:指的是春天将去,春花凋残,故称残春。宿雨晴:指一夜宿雨,清晨放晴。恍然:忽然。
3、颔联承接“忆咸京”三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着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鱼儿却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更不见晚唐衰飒的诗风。
青春 [作者] 韩偓 [朝代] 唐代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作者] 韩偓 [朝代] 唐代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杖朝 [zhàng cháo] [杖朝]基本解释 《礼记·王制》:“八十杖于朝。 ”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 唐 韩偓 《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 清 赵翼 《初用拐杖》诗:“我年届杖朝,卅载林下叟。”参见“ 杖家 ”。
画匠 [huà jiàng] [画匠]基本解释 旧时指缺乏艺术性的画家 [画匠]详细解释 画工。旧时亦指缺乏艺术性的画家。唐 韩偓 《格卑》诗:“入意云山输画匠,动人风月羡琴僧。”亦指绘画的工匠。
长安太道露日晴,赤骡骄嘶黄金缨。 南山云雾暗长安,坐惜芳菲欲向阑。 长安渭桥路,行客别时心。 十年风雨别长安,笑把无穷作梦看。 但愁金尽酒樽空,辜负长安好春色。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道离别。 长安雪后似春归,积素凝华连曙辉。
描写西安的诗句有以下几句: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诗中借对长安的眺望,表达了对古都的深切思念及国家兴衰的感慨。李白《子夜四时歌四首·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历史沉淀与诗名远扬 “十年一觉长安梦,赢得诗名动四方。” 这句话描绘了长安(今西安)作为古都,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让无数文人墨客沉醉其中,并因此赢得了诗名远播四方。 古建筑风貌犹存 “秦砖汉瓦千年古,长安城里韵犹存。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唐·黄巢《不第后赋菊》译文: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香气冲天,弥漫整个长安城,满城都沐浴在菊花的芬芳之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水调歌头·万事一杯酒》中写道:“看取长安得意,莫恨春风看尽,花柳自蹉跎。今夕且欢笑,明月镜新磨。”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水调歌头·泰岳倚空碧》中写道:“八世家传素业,一举手攀丹桂,依约笑谈间。宾幕佐储副,和气满长安。”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卢照邻的《长安古意》描绘了古都长安的繁华景象,诗中“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等句,生动地展现了长安城的车水马龙和繁华景象。